傳媒中心
智昌使命,致力于讓人機共融創造社會價值
12月14日,集團與河鋼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河鋼集團”)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以視頻形式舉行,未來雙方將依托河鋼豐富的工業場景與智昌集團的先進技術,推進機器人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、5G 等新技術在鋼鐵制造流程的應用,加速構建鋼鐵制造新生態,共同為推動鋼鐵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做出更大貢獻。集團董事長甘中學與河鋼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于勇分別致辭,并鑒證簽約。河鋼集團副總經理王新東主持儀式,并與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孫壽軒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。
甘中學表示,河鋼是中國鋼鐵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化企業,智昌集團為擁有河鋼這樣的合作企業感到自豪。本次簽約也是雙方迅速響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號召的有力舉措!
甘中學表示,未來,智昌集團將實行四步走的服務策略,為河鋼提供全方位的服務,共同推動鋼鐵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。圍繞河鋼“智能化、綠色化”的發展方向,以提升質量為切入口,把物流、能量流和質量信息流融合成智能工藝流,通過數據流控制技術,促進鋼鐵生產向高質量發展。依托河鋼的產業資源優勢,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生產過程深度融合,建立以三元智能生產矩陣為特色的綠色智能工廠。把綠色制造與智能制造變成一體化的綠色智能制造體系,逐步實現鋼鐵行業整體產業鏈的全要素、全流程和全價值鏈的循環生產新生態。搭建河鋼的產業智聯網,將產業智聯網平臺延伸至供應商和客戶,構建產品閉環優化體系,為鋼鐵行業智能升級提供參考。堅持“把服務價值融入納米鋼材中”的產品價值觀,逐步構建微納化鋼鐵智造體系,把創新價值融入到產品的納米尺度,讓河鋼產品成為世界一流智能鋼材。
于勇表示,在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,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將成為重要的突破口??v觀世界現代鋼鐵工業160多年的發展歷史,作為不同時期全球鋼鐵第一大生產國的英國、美國,先后帶來了重大的技術革命,讓世界鋼鐵工業實現了指數級的增長,走上了現代化發展的道路。今天的鋼鐵今非昔比,雖然符號沒有變化,但已經匯聚了現代社會中金融、科技、創新等最活躍的元素,同時多門學科在鋼鐵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。特別是隨著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的蓬勃發展,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的中國,未來必將在鋼鐵領域孕育出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,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是其中的關鍵。
于勇表示,在新一輪的發展周期中,要讓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領域率先發力,引領鋼鐵工業的歷史性轉變。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的廣泛應用,正在把人類文明由宏觀向微觀推進,而且能讓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。以芯片為例,它向我們展示了在更小的空間共享更少的材料,實現更大的功能。所以,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領域的突破,為行業在效率提升、能源消耗、質量穩定性等方面帶來重大改變,最終實現顛覆性的變化。面向未來,河鋼要把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發展中的有效手段,讓河鋼的產品不僅僅是鋼鐵本身,更是傳遞企業自身專有技術和科技智慧的載體,實現自我的歷史性突破。
于勇表示,任何一項創造發明,都會帶來一個龐大的細分市場。所以,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行業擁有廣闊空間和美好前景。當前,河鋼正在由鋼鐵向材料轉變,不僅需要制造業領域的合作伙伴,也需要科技領域的合作伙伴。河鋼有豐富的工業場景,智昌集團有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和強大的技術團隊,此次簽約是珠聯璧合,讓雙方的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。未來,河鋼與智昌集團要以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領域的突破,成為實現世界鋼鐵工業重大技術革命的實踐者和引領者,彰顯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擔當和責任。
在于勇、甘中學的鑒證下,王新東、孫壽軒分別代表雙方在戰略合作協議上簽字。根據合作協議,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,探索在鋼鐵制造流程建立泛機器人實時透明工廠體系,建立鋼鐵產業智能應用生態,共同推動以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,助力河鋼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,為鋼鐵行業智能升級提供解決方案。
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,是集團繼與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之后,再次在流程工業重磅布局產業智聯網業務。
儀式上,王新東簡要介紹了河鋼與智昌集團戰略合作的基本情況。
河鋼石鋼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黃永建,河鋼工業執行董事、總經理單立東,河鋼鋼研總院院長、黨委書記張彩東,河鋼數字公司總經理申培;智昌集團副總經理陳小平,董事會秘書李寧,首席科學家陳益飛,行政負責人王麗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。